|
楼主 |
发表于 2007-5-8 14: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2、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
元器件的可靠性,常用失效比例来测定,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平均失效率。
平均失效率=失效产品的百分比/工作时间。
如果失效产品为1%,工作了1000个小时,它的失效率就是1×10-5/元件小时。
元器件的失效率等级中规定的失效率是在未计算元器件的环境应力、性能和结构、质量系数等因数
的影响,只包括在电应力和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失效率,称基本失效率,用入b表示,仅计算温度和电应
力的比(即工作应力/额定电应力)影响的失效率。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以下
失效率等级。
实效率等机代表符号失效率
亚五级Y3×10-5
五级W1×10-5
六级L1×10-6
七级Q1×10-7
八级B1×10-8
九级J1×10-9
十级S1×10-10
3、“七专”元器件
在国产元器件质量等级表中“补充说明”一栏有QZJ8406和7905“七专”技术条件,“七专”元
器件是在70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对元器件可靠性要求,针对我国当时元器件
技术落后,质量管理混乱而采取的一项质量控制措施,所谓“七专”是指凡是“七专”元器件都必须专
技(专门制定技术条件);专料(经过认定合格的材料);专线(专门设立高可靠元器件生产线);专人(从
生产线挑选技术最好的生产人员组成);专检(用最先进的检测方法专人进行检验);专卡(要求每个元
器件有跟踪卡片,每道工序都要在卡片上填写操作者姓名);专筛(针对每种元器件的失效机理制定筛选
条件进行筛选)。通过“七专”质量控制,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提高了1—2个数量级,基本上满足了当
时航天事业的需要。“七专”元器件是在“四人帮”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它自始自终
贯切了以责任制为核心,对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七专”元器件的出现,对提高我国电
子产品可靠性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七专”元器件适用于列入<<七专电子元件器目录>>的产品,供武器系统、军事电子装备和国防工程
使用。“七专”技术条件是现行有关标准的补充,若与现行有关标准的内容有矛盾,应以“七专”技术条
件为准。“七专”产品必须严格按“七专”电子元件器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七专”产品的失
效率应按技术条件要求达到的可靠性等级。产品包装和产品上应有“七专”标志(G),非“七专”产品
不得使用。
“七专”产品的每种元器件都制定了相应的“七专”技术条件,对产品的筛选、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则
进行了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