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7296|回复: 24

制冷系统上的配件配置利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概述
有的公司制冷系统配置林林总总,书上有的配件必定全配上。其实有必要将所有配件全配上吗?全配上一定有利吗?反正无事,就姑妄分析一下,与众好友分享,至于是否正确,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欢迎大家讨论。

2、        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可以使从压缩机排气口带出的大部分压缩机润滑油回流,小部分的油要通过系统的循环才能跟制冷剂一起由压缩机吸气口回流,如果系统回油不畅会在系统中逐渐集油,仍然会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压缩机缺油等故障。相反,对于如R404a等与油微溶的制冷剂,过油分离器会增加制冷剂溶油的饱和度。对于大型系统,由于系统管路较粗,一般回油比较流畅,且油量较多,配油分离器是比较合适的,而小型系统,系统回油的畅通是油路的关键,油分离器的作用不大。

3、        积液器
积液器是使制冷系统中未冷凝的制冷剂不进入或少进入循环系统,提高换热效率,但同时会带来制冷剂充注量增加,冷凝压力偏低的问题。对于小型系统,循环流量不大,完全可以通过管路加工工艺达到积液的目的。

4、        蒸发压力调节阀
蒸发压力调节阀一般用于除湿系统,控制蒸发温度,使蒸发器不结霜。但在单极循环系统中,使用蒸发压力调节阀就要接制冷回气电磁阀,使管道结构复杂,不利于系统流畅。目前绝大部分试验箱不配蒸发压力调节阀。

5、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冷凝的制冷剂过冷,在管路中减少提前气化量,二是可以使回气制冷剂充分气化,减少液击风险,三是可以提高系统功效。但是热交换器的接入使系统走管复杂化,如果管路布置不讲究工艺会增加管损。不利于小批量生产的公司产品配置。

6、        止逆阀
由于系统使用于多个循环支路,在未工作的循环支路回气口加装止逆阀,防止制冷剂回流到未工作的循环空间积聚。管路中如果是气态积聚不影响系统工作,要考虑的是防止液态积聚。因此并非所有分回路都要加装止逆阀。

7、        气液分离器
对具有变工况特性的环试设备的制冷系统,气液分离器是避免液击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还可以适当调节制冷量。但是气液分离器同时也切断了系统回油,因此安装气液分离器必须安装油分离器。对于泰康全封闭压缩机组成的机组,由于回气口内有适当的缓冲空间,可以起到一定的气化作用,因此可以省略气液分离器。对于安装空间有限的机组可以设置热旁路来气化过剩回液。

8、        冷量PID控制
冷量PID控制在运行节能方面效果显著,不仅如此,在热平衡方式温场指标相对较差的常温(20℃左右)段,冷量PID控制的系统能做到理想的指标;在恒温恒湿方面也可以体现不俗的效果,因此冷量PID控制已经是环试产品制冷系统较领先的技术。冷量PID控制分时间比例和开度比例两种,时间比例是控制制冷电磁阀在一个时间周期内断合的比,开度比例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导通量。

但是在时间比例控制中,电磁阀的寿命是个瓶颈,目前市面上较好的电磁阀按估算,寿命也不过3~5年,因此需要计算一下维护成本是否低于节能降耗。开度比例控制中电子膨胀阀目前价格较高,且市面上配购不方便,由于也是动态平衡,同样涉及寿命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8 收起 理由
巨孚仪器吴先生 + 8 多谢分享!我们的论坛需要更多老方这样的朋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4-28 0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冷量PID控制,也有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请各位讨论下各自的优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绝大部分试验箱不配蒸发压力调节阀”。如果这样,蒸发器结霜问题如何解决?请方兄指教了。

“关于冷量PID控制,也有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具体是怎么控制的?还请吴老板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fang0701于2009-4-2810:16发表
爱斯佩克的除湿方式决定离不开蒸发压力调节阀,具体设计一句两句说不清。
冷量PID控制中时间比例型应该用毛细管节流的方式,由于间断供液膨胀阀无法整定。



呵呵,看来我们得考虑取消蒸发压力调节阀了。

有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加毛细管性价比如何?的确没寻过电子膨胀阀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fang0701于2009-4-2811:25发表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加毛细管性价比如何?的确没寻过电子膨胀阀的价。



通断控制的电子膨胀阀要比电磁阀加毛细管贵。问题是一般的电磁阀在频繁通断的情况下,其寿命能够维持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2: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膨胀阀用于通断控制寿命比电磁阀能高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8 13: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膨胀阀与毛细管节流的方式各有利弊。
膨胀阀比较容易控制冷媒充入量以及日后的检查维护,但是,其使用寿命目前仍不甚理想。
毛细管节流,对制冷系统试车岗位要求较高,同时,其管径、长短、根数等等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设计与配管人员,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干燥过滤的配件的要求相对高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4: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吴先生说的是膨胀阀和毛细管的利弊,其实毛细管还有一个对于恒温箱来说比较理想的好处,就是自由降温线性比膨胀阀好。
不过我和郭总讨论的是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在频繁动作工况下的寿命及性价比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26 14: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