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8052|回复: 15

如何缩短生产线Burnin时间?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5 16: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新人.接触可靠性测试也快有三年了吧.现有公司一直提高生产率,最近想从原200的RATE提高到250的RATE.但Burn-in测试时间一直是我们的瓶颈.我们做一个专案说服客户来缩短Bunr-in时间.
原来Burin-in时间81分钟,目标调整为60分钟以下.
我们的主要着力点有二个方面:
1).公司产品(LCDMonitor)Burn-in时由于原来直立式加温改为平躺式加温,其实的我们的体线已经是平躺式作业了.平躺式加温机内温度平均比原来直立式要高5度左右.理论上原来时间可以缩短.
2)公司产品设计比以前成熟,Burn-in很少有发现不良.

请教各位大虾,我们应如何和采用何种分析方法与分析数据(Weilbull,MTBF?)说服客人来接受.
发表于 2009-7-25 16: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间有点短呀,还没见过这么短的BURNIN时间的,我们的BURNIN时间是24小时,为了缩短时间我们采用了热-功率循环+BURNIN的方式,即在高温的温度下对产品进行电应力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23: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找出可靠性中早夭期的时间,再找出加速寿命因子,以求出最短的烧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3: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的burnin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毕竟使用环境差异很大,就算是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客户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随着产品不断成熟,还有模块化,产品的稳定性是越来越好,所以一个产品最初的出货前的Burnin时间应该随着产品的稳定性(内部生产良率和客户反馈)逐渐减少或者抽检甚至免检,当然这需要可靠的数据来说服客户,其实很多电子产品可以做这一块的专案,为公司节约不少成本,老板是很喜欢的,而且不需要很大的成本,也能很好的将可靠性理论还有可靠性分析以及可靠性软件作为利用,同时也能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对自身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提升,我相信我们论坛的兄弟们肯定很多做过的,或者说将来会遇到!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
msn:ragixu@163.com

[本帖最后由ragi于2009-7-2714:03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14: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Burn-in 老化

呵呵,ragi兄说得很详细,不知道有没有做具体的案例,是否可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7 23: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倒是做过一个,主要是从现有老化需要解决的失效机理考虑老化时间,同时结合现有产品失效时间分布,做weibull分布分析,让失效趋于平稳,找到需burn_in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08: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burn_in

呵呵,有段时间没看到wu8295兄了,你介绍的这个思路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burnin能做weibull分布分析?因时间短,都不一定有失效品出现,怎做分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HAL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20: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当时只能算是一个teammember,因为做这种案子在我们厂里是需要大老板支持的,所以teamleader也是小老板,呵呵!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用weibull做一些数据的分析。不过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熟悉,如果大家方便的话,可以一起交流,其实有很多东西只有真的做了,才能真正明白的!
msn:ragixu@163.com

[本帖最后由ragi于2009-7-2820:35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3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