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3608|回复: 8

国内振动厂家现状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0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cavebear于2010-3-3023:43编辑

如果说2009年是前紧后松的话,今年对于振动测试设备,是前景十分不确定的一年。一方面去年年底到春节前的
蜂拥而至的订单,足够让厂家忙到现在,另一方面,盈利空间压缩,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让业界人士不敢盲目乐观。
对苏州的几个厂家来说,恐怕2009对希尔和东菱都不是轻松的。希尔的低价策略,以及依靠702所在航天业界的资源,拿到了不少单子,但是据说全年亏损不少。管理层也发生变动。总经理目前专心负责销售。
东菱就更不用提,首先2009年年中销售副总跳槽去希尔,带走了销售团队的很大一部分和客户资源。然后总裁助理也离开公司,到了年底,副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生产部经理副经理,经济办经理,国际贸易经理全部离职,春节前后,其IP工程师,企划部,国际关系部,人事部,品管部经理,也全部离开公司。一个公司短时间内流失这么多中层骨干人员,是非常不寻常的,据说和市场环境恶劣,公司经营不善,债台高筑,贷款到期,濒临清算有关。而人员流失本身,对公司的管理,产品质量以及形象声望,都很难不进一步产生恶劣影响。
另外苏试,和北京的中元,西安捷盛,似乎还相对比较稳定。
由于惨烈的竞争,国内振动台行业短短几年时间,从暴利变成微利甚至亏本。对投资,经营和业者来说,是一场恶梦,对于用户也未必是什么福音。恶性竞争,使得牺牲质量,偷工减料的利益驱动极大。另外据悉国内行业内,拖欠供应商应付款成为家常便饭。连款都不付,还谈什么采购外协质量管理。
国际上,由于经济危机,市场萎缩。几个著名品牌,除了UD,其他日子都不好过。美国LING由于不断转手,经营不善,外加美国政府制裁,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英国LDS被四百杰收购后,不受重视,得不到发展资源。IMV的营收也受到影响。至于诸多生产小型风冷台的厂家,更是度日如年。
现在振动业界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危机带来的教训和机会,认识现实,重新整合资源。几个要素中,主要是规范市场。组织行业中市场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几方,比如总装,航天系统,以及大厂家,出面,拿出一个计划,与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处理某些厂家清算善后问题,同时制定行业规则,造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局面。主要的焦点有几个,一个是厂家的所有制股权结构,应当规范国有资产的角色二是相对公正客观的技术评估体系,和行业市场状况的咨询体系,形成合理程度的进入壁垒,同时防止业者忽悠行业外资金进入扰乱市场秩序。
发表于 2010-3-30 08: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楼主。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08: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乐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09: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够惨的!但愿经过市场洗礼之后能够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厂家还在资金积累阶段,研发投入太大,所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lzb4017700于2010-3-3010:49编辑

国内厂家还在资金积累阶段,研发投入太大,所以!@#¥@#¥%……¥%……&*(&*()市场很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我们公司本来都还打算买的,看到这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5: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我们公司本来都还打算买的,看到这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cavebear于2010-3-3100:34编辑

感谢几位回帖并继续探讨。我觉得要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资源优化,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规范,使得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够凸现并发挥作用。很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现状并非如此。环试设备的客户市场跨越不同行业,这些行业都带有带着新旧交替时期的特色。每个行业原来都是中央计划统一布局的,布局时都不是从市场考虑的,都有自己的行政,技术,生产归口单位,而且经常不一致,各自把持一部分资源。改制后仍然继承这些资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另外行业内大的用户也各有心思。监管不力,很容易从个人和集团利益出发,以大型采购或者融资行为,扶植某个“自家“企业。这个局面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现在能够具体操作逐渐改变这个局面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相对独立于利益实体的市场和技术质量评估
体系。使得采购和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参考依据,当这个评估体系有了一定的声望权威和知名度后,哪怕是国有资产也不能完全肆无忌惮的行为。这种第三方的信息来源,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市场基本因素。
我觉得环试设备,是一个相对小的辅助行业,其市场不可能有革命性的,爆炸性的,几何级数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行业内,631模式比较适合。就是说一家主导企业,占超过50%的市场,技术,资金,市场力量雄厚,利用规模效应,高质量低成本生产主流产品,以自己的产品系列为市场客户提供基础的性能,价格,质量标准。另外还需要一两家,也拥有充分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拥有充足技术生产和市场资源的公司,为了抢份额,不断开发新产品,和老大竞争。另外还需要有一些小的公司,主要由大公司出来的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人员少,成本低,无大规模生产资源和销售体系,但是能够提供不适合大公司做的非标,技术咨询,以及区域性承包某些售后服务,防止某些市场需求被大公司忽略或者敲诈,这些小公司和大公司互为补充,应该关系是不错的。任何投资行为,都可以本着这个这个模式,你投资给谁,是3还是1,目的是把3变成6,还是把1变成3,可能有什么回报,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5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