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前提:
看13年的总失效数据可得,产品从出货到用户使用15天内的失效占总失效数的80%左右。
分析:
姑且认为出货前终测过程真实可靠,那么判断产品从终测到出货到用户使用这段时间经历了包装存储、包装运输、开机使用等应力,对应实验室手段为包装存储、包装振动、包装冲击、包装跌落(极少),高温工作等。
结论:
因为公司产品终测后直接出货,没有出厂前老化测试,那么通过实验室手段申请多台样品进行随机振动+高温老化,那么如果试验结果中的失效现象应该跟客退反馈的差不多,那么我认为出厂前老化测试就是必须进行的了。
吐槽:
年返修率差不多4%,通过出厂前的老化试验就是降低到2%又能怎么着?100PCS减少2台不良。老化成本跟返修成本比起来并没有优秀到哪去。。
求知识:
大家觉得以上思路是否正确?我抛砖求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