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楼主: Gary

新手看过来,一些个人意见,供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1 14: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2 21: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一番话忠恳而实际,严重支持。

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请教楼主,如何有效的确定活化能Ea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3 00: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做了多年可靠性还停留在“术”的观念中,干脆该行算了;做可靠性首先要有大局观,不考虑用户(包括你的老板),可靠性做不好;Tradeoff永远是第一课题。
LZ的经验非常有用,但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不要拘泥这些;无论是多么小的人物,只要持有一颗宽广的心,用户的心,既有原则,又要退让,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知识永远在变,处事原则不会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3 23: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楼上的跑题跑太远了吧

美轮美奂的词语没必要到这里来讲

这里是定位在技术讨论板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建议很有意义。刚开始搞可靠性总觉得一头雾水,看了楼主的帖子后感到找到了一点方向,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0: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写的太好了。产品可靠性能的提高,对于前期研发来说是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有可靠性工程师的合理建议,就将会省下后期的好多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7 14: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得很有道理,受用了,谢谢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话语比较中肯,我们应该增强主动性,真正将可靠性做到产品里面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之后收获蛮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2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讲得很具体了,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20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