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5992|回复: 12

notebook环境实验参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7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公司环境实验项目及参数如下:
1带包装的跌落:高度为90cm,部位:角,棱,面(每台机器只跌一次)
2随机振动:1.04Grms,2-200HZ,15分钟
3恒温:高温35度(时间没有规定,测试员在环境箱里做插拔变压器、开关机测试,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结束)
4恒温:低温5度(时间没有规定,测试员在环境箱里做插拔变压器、开关机测试,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结束)
5温度循环测试:40个循环(在65度维持18分钟,用15分时间降至-10度,在-10度维持18分,用15分钟时间升至65度,共66分,定义为一个循环)
6功能测试(专用软件测试)
试验机为批量生产前小批量试产机,抽样数量为80台,各位有谁知道以上参数是依据什么标准制定的呢?
发表于 2009-4-28 12: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问一下你们的工程师。
一般公司做这种试验,要么是按照国家标准来(已经成熟的产品),要么是和同类产品的企业比较着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2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兄弟姐妹们有其它答案吗

兄弟姐妹们有其它答案吗?本论坛里做电脑环境试验的应有不少,希望大家都来讨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0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不管对于notebook产品有无标准,以上这些参数的最终依据肯定是GB/T2423。如果有notebook的标准的话,相信这种事情在你们公司也不会当成一个秘密来保守的,所以打听一下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的话,现行企业的通常做法就是互相参照、互相对比,说白了就是随大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6: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F

首先对版主表示感谢!
我基本上同意LZ的说法,只是还个些疑问:
我们公司产品的执行标准是GB/T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标准规定要做GB/T2423.10正弦振动,但实际上我们做的是随机振动?(我个人理解为在研发阶段做过正弦振动,所以在试产的时候也就没再做,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每个做电脑的公司必须要做正弦振动呢)?
因为我们公司研发在日本,以上参数都是日本人定的,工厂这边还真没人清楚,日本那边也换了几代人了,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问.

[本帖最后由g0ngzheng于2009-4-2916:52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3: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其实有些国家标准里面定的指标和现实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它们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实际的需要(有关情况我在另一个帖子里面有叙述:“很有趣的一个问题,大家评道评道”)。你可以想一下,有多少notebook在实际寿命周期当中遇到的振动是正弦的?所以,相比之下,随机振动更现实一些。
至于为什么在试生产阶段还要进行试验,我认为这里面有一种“严要求、高指标”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zhanghjspace于2009-4-2909:30发表
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不管对于notebook产品有无标准,以上这些参数的最终依据肯定是GB/T2423。如果有notebook的标准的话,相信这种事情在你们公司也不会当成一个秘密来保守的,所以打听一下肯定是没问题的;如果没有...



我觉得这倒不一定吧,其实大部分公司的测试标准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外国人才不知道中国这个什么GB/T24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4: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g0ngzheng于2009-4-2715:18发表
我们公司环境实验项目及参数如下:
1带包装的跌落:高度为90cm,部位:角,棱,面(每台机器只跌一次)
2随机振动:1.04Grms,2-200HZ,15分钟
3恒温:高温35度(时间没有规定,测试员在环境箱里做插拔变压器、开关机测试,...



不过我倒觉得楼主讲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1.04Grms,2-200Hz这个量级
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量级被广泛应用于PC行业测试
但是我又招不到它的出处.
有点像ISTA2A(2-200,1.15g),也有点像ASTM4169
这个量级用地这么广泛,我想应该是出自一个比较公信的标准
有谁知道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zhanghjspace + 5 细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5: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aries 的帖子

你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的GB/T2423,是说日本人的吧。
难道兄台不知道GB/T2423都是从国际标准采标过来的吗,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0 15: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zhanghjspace于2009-4-3015:22发表
你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的GB/T2423,是说日本人的吧。
难道兄台不知道GB/T2423都是从国际标准采标过来的吗,呵呵?


即便2423基本上就是翻译的IEC,你也不能说所有的测试标准都归结于2423吧,呵呵
其实我觉得IEC更多的是给大家一个方法论上的指引,其实在实际测试中的很多细节和IEC规定的已经有非常大的差异
就比如像温度冲击,快速温变,IEC说做几个循环即可,但是实际上呢
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温度冲击都做到几十,几百个cycle
还有像随机振动,IEC上好像没有量级频谱的推荐吧

btw,不仅仅是日本,美国那边还是参考的MIL更多吧,IEC的影响力其实都弱化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3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