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 册-
搜索
热搜: MTBF GJB MIL FMEA
查看: 21927|回复: 31

紧急求助 活化能Ea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6 1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大虾,有没有关于Bellcore推荐的活化能Ea值的相关资料?
活化能Ea值除了Bellcore推荐的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资料可以查到活化能Ea值啊?
需要通过加速寿命试验预估产品的MTBF,但是产品成本太高,产量也不是很大,所以没办法拿出很多产品来做加速寿命试验(最多不会超过5个产品),公司之前没有做过任何关于MTBF的试验,关于活化能Ea也没有任何资料和参考数据,该如何进行试验得到MTBF值?
以上请各位大虾不吝赐教,多谢!
发表于 2007-7-16 1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EA=[(K*T1*T2)/(T2-T1)]*ln(k2/k1)

•T2为加速温度下的失效率
•T1为常温下的失效率
•K1、K2为加速和常温的K氏温度
•K为Boltzmann常数(8.623*10-5eV/K)
*JEDEC对于印刷电路板的推荐值为0.7eV
*某电脑公司对于电脑系统的推荐值为0.5eV
*推荐值的范围大部分落在0.5eV~0.7eV之间


因为大部份文章或标准推荐0.5eV~0.7eV,所以我在计算的时候常用的是:0.6

下面是一个不同器件的EA参考值,很久以前我在一个老论坛发过.你参考一下:

ACCELERATIONFACTORACTIVATIONENERGYCALCULATIONNOMINALACTIVATIONENERGY
COMPONENTEa(eV)
Transformers0.5
Resistors0.56
R-Pacs0.56
Inductors0.56
Capacitors0.6
LinearModules0.7
Diodes1
BridgeRectifiers1
Transistors1
OpticalIsolators1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2: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cliffcrag 的帖子

非常感谢!
不过我还有几个问题~_^
1.我们产品还处在研发设计阶段,而且没有类似产品也没有相应的参考资料
或数据,所以公式中用到的T2加速温度下的失效率&T1常温下的失效
率没有办法得到。
2.我们的产品不是普通消费性电子产品,其他所有测试规格都是按照GJB来制
定的,我不知道如果直接将Ea用0.6是否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13: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化能EA

本帖最后由cliffcrag于2011-6-1814:36编辑

我们在做一款军品类产品的时候,就用过0.6的EA,
这个激活能我也不是很熟悉,看过几篇文章的介绍,但是都没怎么深入的了解过,所以现在大家用的0.6是推荐的值.

你问我直接用EA为0.6是否可用,呵,我也没法和你说可不可用,当然具体是否应用还是看你的理解了,另:shamoudelinhun是你的邮箱吧,今天晚上回去后看找篇关于EA介绍的文章发给你看看.

http://www.kekaoxing.com/club/thread-6057-1-1.html
7楼附件可以看看试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15: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的邮箱,非常感谢!
我一直都想找这方面的资料,但是找到的也都是理论性很强的那种,都要通过大量产品进行试验后得出的,没做过那么复杂的试验,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产品。我以前那家公司也是直接用0.6的,不过是普通消费性电子产品。现在产品这么少,都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个试验。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16: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俠是否有關於EA的書籍可否傳給我一份TKS信箱為:junwei.yan@sh.coretronic.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2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说的有些道理,但是有错误的地方,那就是每个温度点之间的ea不是一定的,这点请大家明白。不同的加速模型,对应的反向推导公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是需要实际测算2个应力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6 2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细看了一下,admin出的那个公式怎么和我用的不一样。我的是EA=K(1/T2-1/T1)Ln(MTTF2/MTTF1),这个是Arrhenius推导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09: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hukee 的帖子

如果用温度作为加速应力的话应该都用Arrhenius模型吧?
如果通过自己做试验得出的Ea在各个温度点之间应该会有点差距,因为试验数据本身就会有误差,但是Arrhenius认为对于某失效机理,在500K以下Ea是不随温度变化的常数。
还有,请教一下,实际测算两个应力点得出Ea具体怎么实现啊?我只有5个产品。

[本帖最后由echoxfs于2007-7-1710:11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hukee 的帖子

MTTF是怎么计算出来?是指第一个失效发生的时间还是几个失效发生后再平均出来的时间?
计算Ea的时候和产品的寿命分布形式有没有关系啊?
一般的电子产品基本上是符合指数分布还是威布尔分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可靠性网 ( 粤ICP备14066057号 )

GMT+8, 2025-4-2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