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7 1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引自《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程基础》第七章相关内容施国洪主编杨丽春贡文伟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为什么进行可靠性管理?要使产品在设计、制造、使用、维修过程中体现并维持规定的可靠性指标,就必须靠可靠性管理去规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所以可靠性管理在所有可靠性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可靠性管理活动与各项专业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可靠性管理本身也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一般的质量管理(QM)是管理产品出厂时的质量,即它是产品在t=0时的质量。可以说,狭义的质量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是产品性能上的差异,成品率或不良率,可靠性管理所涉及的是失效率。
从质量管理角度看,产品缺陷产生主要原因是:材料质量差、工艺不稳定、性能不稳定。所以,不合格品大多是在工厂的制造和性能测试时发现的。
从可靠性管理角度看,发生故障主要是由于元器件寿命短、可靠性设计差、维修性差、安全性差。所以,故障一般发生在制造以后的试验过程或现场使用中,即t>0的质量。现在国外推行的QM已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在TQ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质量保证(QA)都强调了全过程的管理,即质量=狭义的质量+可靠性。
四、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包括理论、设备、标准、技术、管理、教育工作。
可靠性过程管理包括:
1、 设计阶段的可靠性管理:方案论证、设计评审等等
2、 制造过程的可靠性管理:设备、材料、工艺、工序、环境、检验、筛选
3、 销售服务过程的可靠性管理
4、 使用维修过程的可靠性管理
呵呵!我看了下这本书,原来可靠性管理涉及到了销售,这是我的错误 。这里明确阐述了:质量=狭义的质量+可靠性。呵呵!所以质量管理已经包含了可靠性! |
|